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福建中考 - 泉州中考 - 正文

2013泉州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试卷难度

来源:泉州市教育局 2013-4-14 13:29:35

泉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

 

一、命题依据

以教育部制订的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《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·物理为依据,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。

 

二、命题原则

1.导向性原则: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;有利于促进物理新课程改革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,促进学生生动、活泼、主动学习。

2.基础性原则: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。注重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,体现“从生活走向物理、从物理走向社会”的课程理念。

3.全面性原则:试卷充分体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。在考查物理的基本知识、基本思想、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,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;注意体现人与自然、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。

4.探究性原则:加强对实验、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。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。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5.发展性原则: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同时,适当注意到初、高中的教学衔接,重视对主干知识考查,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

三、适用范围

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。

四、考试范围

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。

五、内容和目标要求

考查的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,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“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”中用字母ABCD标出,他们的含义如下:

A: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。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,举出例子,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。

B: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。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,并能用来分析、解决简单的问题。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,区分不同的概念,进行简单的计算。

C: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。会正确使用仪器,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。

D:经历实验探究,建立感性认识,表达见解和感受,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、设计实验、收集证据、分析论证,形成科学的价值观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要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机械

运动

 

1.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。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。

2.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。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。

3.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。

4.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。

5.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。

6.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。

 

A

 

A

 

C

B

A

B    

7.了解重力、弹力、摩擦力。认识力的作用效果。能用示意图描述力。

8.会测力的大小。

9.知道二力平衡条件。

A

 

C

A

10.通过实验,探究物体的惯性。

11.理解物体的惯性。

12.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。

13.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。

D

B

A

A

14.认识质量的概念。

15.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。

16.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。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。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。

17.通过实验探究,认识浮力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。

18.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。知道阿基米德原理。

A

C

B

 

D

A

 

19.通过实验探究,学习压强概念。

20.能用压强公式简单计算。

21.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。

22.通过实验,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。

23.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。

D

B

A

D

A

机械

与机械

24.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。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。

25.通过实验探究,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。

26.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。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。

27.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。

28.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。

29.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。

30.能用生活、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。

31.理解机械效率。

32.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。

A

 

D

A

 

B

A

A

B

B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要求

 

 

要求

 

33.通过实验,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。

34.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。了解乐音特性。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。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。

D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35.通过实验,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。

36.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。

37.通过实验,探究平面镜像与物的关系和凸透镜成像规律。

38.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。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。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。

39.通过观察和实验,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。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。

D

 

A

D

A

 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物质的结构和尺度

40.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。

41.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。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,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。

42.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,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。

43.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。

44.从生活、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。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。

A

A

 

A

 

A

A

物质

的形

态和

变化

45.能区别固、液和气三种物态。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。

46.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。

47.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。会测量温度。

48.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。

49.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。

50.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。

51.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。

有节约用水的意识。

A

A

C

D

D

 

B

D

 

 

 

52.通过观察和实验,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,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。

53.了解内能的概念。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。

54.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。      

55.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。

56.了解热量的概念。

57.通过实验,了解比热容的概念。

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。      

A

 

A

A

A

A

B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要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58.会读、会画简单电路图。

59.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。

60.能说出生活、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。

61.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。   

B

C

A

C

探究电路

62.通过实验,探究电流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。

63.理解欧姆定律,并能进行简单计算。

64.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。

65.有安全用电的意识。

D

B

A

D

功率

66.理解电功率和电流、电压之间的关系,并能进行简单计算。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。

67.通过实验,探究在电流一定时,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。

68.知道在电流一定时,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。

69.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。      

 

B

 

D

 

A

A

和磁

70.通过实验,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。

71.通过实验,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,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。

72.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。

73.通过实验,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。

D

A

 

D

D

 

信息

材料

能量

信息

74.知道光是电磁波。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。

75.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。

76.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。

77.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。

A

A

A

A

材料

78.能用语言、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。

79.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,对物质进行分类。

80.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。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。

81.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。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。

82.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。

83.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。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。

84.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。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
85.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。

86.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。      

A

B

D

 

A

 

A

A

 

A

 

A

A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考试内容

 

要求

 

 

 

能量

87.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。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。

88.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,不同形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。

89.知道能量守恒定律。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。

90.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。

91.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,认识效率。

92.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。

93.能通过具体事例,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。

94.能结合实例,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。

95.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的问题。

96.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。

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A

 

A

 

A

D

A

A

A

 

A

A

D

 

 

六、考试形式

考试形式:闭卷、笔试。

考试时间:90分钟。试卷总分:100分。

七、试卷难度

试题难度控制:易、中、难占分比例为811。及格率达80%

八、试卷结构

题量:3035道小题

考试题型:选择题约44%,填空、作图题约6%,简答题约4%,实验探究题约28%、计算题18%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